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剛剛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中國第一次重大疫情——察哈爾省察北專區鼠疫就擺在了執政的中國共產黨面前,如何應對這一疫情是對當時黨和政府執政能力的一次嚴峻考驗。
■來勢兇猛的察北鼠疫威脅京津安全■
察哈爾省,新中國成立初期省級行政區之一,簡稱“察”,省會張家口市。1952年11月15日,根據察哈爾地廣人稀、物產匱乏等原因,經察哈爾軍區司令員王平提議,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同意,決定撤銷察哈爾省建制。雁北專區、大同市及察南專區天鎮縣劃歸山西省,察北、察南16縣改為張家口專區,連同張家口市、宣化市歸屬河北省管轄。從此,結束了察哈爾行政區劃的歷史。
察哈爾省察北專區鼠疫爆發于1949年10月初,但當年7月中旬即已發生。最初發生在內蒙古察哈爾盟烏寧巴圖前音圖浩特,有3人患腺鼠疫死亡。當地牧民缺乏衛生常識,既不向上級機關報告,也沒深埋尸體。于是,鼠疫迅速傳至察哈爾省察北專區康??h察漢崩崩村。
前音圖浩特位于我國鼠疫疫源地南緣,又處于農牧分界線上。向南15里就是以農業為主的察漢崩崩村。察漢崩崩村全村居民84戶,400多人口,人口相對集中。村民經常以米面換取前音圖浩特牧民的毛皮。毛皮易受攜帶鼠疫病菌跳蚤的污染,于是疫情開始蔓延。
10月3日,察漢崩崩村出現第一例肺鼠疫患者死亡。這起死亡病例與以往主要通過鼠蚤叮咬傳播的腺鼠疫不同,肺鼠疫通過飛沫借著空氣傳播,危害性更大。腺鼠疫轉為肺鼠疫,染病者快則1天、慢則3~5天就會死亡。隨著鼠疫的流行,死亡的人數逐步增多,有時1天就死亡6人,至10月19日,察漢崩崩村共死亡36人。
察漢崩崩村鼠疫發生后,居民恐慌,四散逃亡。10月13日起,察漢崩崩村的逃疫村民開始先后到達察哈爾省察北專區康??h六區北沙城村、南景溝村、李占地村,與當地居民發生了接觸。這3個村子隨即爆發鼠疫。10月20日前后,沈萬清營子死6人,北沙城子死7人,李占地村死3人,南景溝死1人。寶源、多倫亦有疫情發生,不久便傳遍寶源縣境內,繼而向張北等地擴散。10月25日,鼠疫再由張北傳至張家口附近;11月初,傳至綏遠省的集寧。在很短的時間內,鼠疫從內蒙古察哈爾盟前音圖浩特發現后,很快蔓延至察哈爾省康??h察漢崩崩村等村,直至張家口東南的姬家房村附近,波及10個村子,蔓延150余公里。
康??h政府立即向上級匯報了鼠疫情況,并經察哈爾省政府向華北人民政府發出災情信息,請求援助。
華北局接到察哈爾省、察北專區、康??h政府的疫情報告后,立即發出通知,指出鼠疫是危害很大、傳染很快的一種疫病。京、津和張家口之間有鐵路交通,每日來往軍民頻繁,極有可能將此種疫病傳入河北及京、津兩地,因此,京、津各機關應在思想上、組織上和醫療上作有效的準備,以保衛首都不被鼠疫侵入。
很快,黨中央也得知疫情,快速采取了應對措施。
■鼠疫的類型及危害■
鼠疫是一種什么類型的疾???察北鼠疫爆發有多么可怕?它會給人類帶來多大災難?
鼠疫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生命的傳染病,是由鼠疫耶爾森氏菌感染引起的烈性、急性傳染病,也是我國法定傳染病中的甲類傳染病,在39種法定傳染病中位居第一位。鼠疫為自然疫源性傳染病,主要在嚙齒類動物間流行,鼠、旱獺等為鼠疫耶爾森氏菌的自然宿主。鼠蚤為傳播媒介。臨床表現為高熱、淋巴結腫大疼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出血以及其他嚴重毒血癥狀。該病傳染性強,病死率高。
鼠疫的傳染源為鼠類和其他嚙齒類動物,其中褐家鼠和黃胸鼠是主要傳染源。野狐、野狼、野貓、野兔、駱駝和羊也可能是傳染源。病人是肺鼠疫的傳染源。
鼠疫的傳播途徑有三種:一是鼠蚤叮咬傳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傳播途徑,由此可將動物身上的病原體(鼠疫耶爾森氏菌)傳播給人,形成“嚙齒動物→蚤→人”的傳播方式。二是呼吸道感染。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帶有大量的鼠疫耶爾森氏菌,經呼吸道飛沫形成人際傳播,造成鼠疫的大流行。三是經皮膚傳播。健康人破損的皮膚黏膜與病人的膿血、痰液或與患病嚙齒動物的皮肉、血液接觸可發生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鼠疫,無年齡和性別上的差異。疫區的野外工作者、與旱獺密切接觸的獵人、牧民是高危人群。感染后可獲得持久免疫力,預防接種可獲得一定免疫力。
根據臨床表現和發病特點,可將鼠疫分為輕型鼠疫、腺鼠疫、肺鼠疫、膿毒血癥型鼠疫和其他類型鼠疫。不同的類型潛伏期不同,腺鼠疫2~8天,肺鼠疫數小時至2~3天,曾預防接種者可延至9~12天。
鼠疫的種類可分為五大種類:
(一)輕型鼠疫。不規則低熱,全身癥狀輕微,局部淋巴結腫痛,偶可化膿,無出血現象,多見于流行初期或末期以及曾預防接種者。
(二)腺鼠疫。最多見,常發生于流行初期。急起寒戰、高熱、頭痛、乏力、全身酸痛、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皮膚瘀斑、出血。鼠蚤叮咬處引流區淋巴結腫痛,發展迅速,2~4天達高峰。腹股溝淋巴結最常受累,其次為腋下、頸部及頜下淋巴結。由于淋巴結及周圍組織炎癥劇烈,病人常呈強迫體位。如不及時治療,腫大的淋巴結迅速化膿、破潰,于3~5天內因繼發肺炎或膿毒血癥死亡。治療及時或病情輕緩者,腫大的淋巴結逐漸消腫、傷口愈合而康復。
(三)肺鼠疫。根據傳播途徑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肺鼠疫為呼吸道直接感染所致。多見于流行高峰,發展迅猛,急起高熱,全身中毒癥狀明顯,發病數小時后出現胸痛、咳嗽、咳痰,痰由少量迅速轉為大量鮮紅色血痰;呼吸困難與發紺迅速加重。肺部可以聞及濕性啰音,呼吸音減低,體征與癥狀常不相稱。重癥病人多于2~3天內死于心力衰竭、休克。繼發性肺鼠疫是在腺鼠疫和膿毒血癥型鼠疫的基礎上,繼發肺部感染,臨床表現與原發性肺鼠疫相似。
(四)膿毒血癥型鼠疫,也稱暴發性鼠疫??煞譃樵l性和繼發性,原發性少見。繼發性膿毒血癥型鼠疫病情發展迅速,短時間內出現全身毒血癥癥狀,出血、神志不清、譫妄或昏迷。病人常于3天內死亡。病人因皮膚廣泛出血、瘀斑、發紺,死亡后尸體呈紫黑色,俗稱“黑死病”。
(五)其他少見類型。皮膚型:鼠蚤叮咬處出現疼痛性紅斑,迅速形成皰疹和膿皰,可混有血液,可形成癤、癰,其表面有黑色痂皮,周圍暗紅,底部為堅硬的潰瘍,頗似皮膚炭疽。偶見全身性皰疹,類似天花或水痘。眼型:病菌侵入眼部,引起結膜充血、腫痛,甚至形成化膿性結膜炎。咽喉型:病菌由口腔侵入,引起急性咽炎及扁桃體炎,可伴有頸淋巴結腫大,可為無癥狀的隱性感染,但咽部分泌物培養可分離出鼠疫耶爾森氏菌,多為曾接受預防接種者。腸炎型:除全身癥狀外,有嘔吐、腹痛、腹瀉、里急后重及黏液便,糞便中可檢出病菌。腦膜炎型: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有明顯的腦膜刺激癥狀,腦脊液為膿性,涂片可檢出鼠疫耶爾森氏菌。
■黨中央迅速成立鼠疫防控決策機構■
黨中央對鼠疫疫情作出迅速反應。毛澤東親自出馬,周恩來連夜部署,董必武掛帥防疫。
1949年10月27日,中央得到察哈爾省的報告后,毛澤東立即指示周恩來連夜召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緊急會議。
周恩來、陳云、陳毅、黃炎培、彭真等與會。到會的還有聶榮臻、滕代遠、劉瀾濤、陸定一、羅瑞卿、李德全、胡喬木、唐延杰、賀誠、蘇井觀、楊奇清、張友漁、薛子正、朱璉等。會議決定實施緊急防疫辦法,成立了由董必武、聶榮臻、滕代遠、陸定一、李德全、賀誠、楊奇清等組成的中央防疫委員會,由政務院副總理董必武任主任委員,下設辦公室、封鎖處、防疫處、宣傳處、秘書處,并特別刊印《中央防疫委員會簡報》,確保各地區、各系統之間信息的交流與整合。
會議聽取了衛生部、察北地區衛生部門關于疫情的匯報,分析了疫情的發展趨勢,明確了“撲滅察北鼠疫防止蔓延”的救災目標。
中央防疫委員會辦公地點確定設在北京東單小土地廟九號原華北人民政府衛生部院內。
10月28日,中央防疫委員會開會決定了該委員會的組織構成。下設四處一辦領導人到位,直屬政務院管理。
具體辦事機構和負責人:中央防疫委員會封鎖處由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聶榮臻負責,中央防疫委員會防疫處由衛生部副部長賀誠負責,中央防疫委員會宣傳處由新聞總署負責,中央防疫委員會秘書處和主任辦公室由衛生部副部長朱璉負責。中央防疫委員會的建立確立了黨中央對抗擊察北鼠疫的領導機制,有利于跨越各行政區、各系統整合抗災資源。中央防疫委員會的機構設置形成了集封鎖、防疫、宣教三位一體的防疫體系,這一體系能有效地斬斷災害鏈、遏制疫源、發動群眾,成為我國日后災害管理的經典模式。
中共中央發出緊急通知,察北鼠疫侵入張家口,京、津各機關應在思想上、組織上和醫療上作有效準備,決定嚴密封鎖交通,派員赴疫區救治,保衛首都不被鼠疫侵入。
會后,各地隨即相繼參照中央防疫委員會的組織架構成立了各級抗災防疫組織。
10月28日,北京市成立以聶榮臻市長為主任,張友漁副市長、衛生局局長張文奇任副主任的北京市防疫委員會。北京市在市防疫委員會下“以區公所為中心組織區分會”,“以各派出所的行政區為單位組織支分會”,“以原有居民小組為單位組織若干衛生防疫小組”,出臺了《北京市防治鼠疫工作計劃草案》。
11月1日,唐山市成立以李一夫市長為首的唐山市防疫委員會。11月4日,天津市成立以黃敬為主任的防疫委員會,并公布《天津市防疫委員會1949年預防鼠疫暫行辦法》。
從中央到地方再到區分會和居民衛生防疫小組,各地各級防疫機構的建立為成功應對鼠疫提供了組織基礎。
反應最快的還是疫情一線的各級政府。察哈爾省各系統先后成立防疫滅疫委員會,統一籌劃與指揮防疫滅疫工作。
10月19日,康??h迅即成立防疫前線指揮部。
10月21日,察北專區地委迅速作出反應,發出緊急決定,要求全區干部黨員要高度對人民生命負責,發揚沉著頑強的精神,動員群眾戰勝這個災難。
10月24日,察哈爾省成立了防疫滅疫委員會,同時決定察北專區及其所屬各縣都應成立指揮部,以便統一領導。各縣、區、村也建立了防疫組織,全權指揮察北專區的防疫工作。
各級組織建立后,資源整合如何發揮最大效力成為當務之急?!抖匚鋫鳌酚涊d:董必武電令華北、東北、內蒙古各省區,立即抽調醫務人員成立防疫隊趕赴疫區。各地先后組織了數十個防疫隊。
為便于協調,10月30日,中央防疫委員會決定成立中央防疫總隊,下轄三個大隊:第一大隊由已抵張家口的軍委衛生部防疫人員及東北、華北聯合防疫隊共80余人組成,第二大隊由東北防疫隊、內蒙古防疫隊、華北大學防疫隊、河北軍區與河北省政府衛生廳合組的防疫組以及豐臺獸醫學校共150人組成,第三大隊由華北醫科大學、人民醫院、華北人民政府防疫隊、第一助產醫院等240余人組成。
中央防疫總隊一經成立,當天就派出了第一大隊、第二大隊深入疫區工作,第三大隊主要在張家口市內及郊區姬家房村等地展開工作,并有一部分防疫隊員到集寧、大同一帶工作。
中央軍委華北防疫處、察哈爾軍區衛生部聯合組成了20個人的防疫隊,攜帶電臺、疫苗趕赴張北后,從疫區出發,并以張北城為中心,在通(縣)康(莊)保(定)一線進行南北巡查。內蒙古防疫隊37人分為化驗組、捕鼠組、消毒組及治療組,于10月29日前往察北專區疫病發源區,進行深入檢查工作。中央及各地防疫隊在疫區積極從事防治鼠疫和一般傳染病的宣傳教育,收效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