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okkm6"></td>

    以史鑒今 資政育人

    <<返回首頁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博覽之窗

    中共武裝起義后如何處理富余槍械的經驗教訓
    來源:《黨史博覽》2018年第8期  作者:李 里  點擊次數:

        在武裝斗爭中如何運用槍械包含了許多學問,除直接攻擊敵人外,槍械還能在發展統戰、發展群眾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19278月南昌起義成功后,起義軍繳獲軍械頗為豐富,有7000多支槍,80多萬發子彈和數門大炮。槍在起義時是珍貴的利器,但在撤退時就是沉重的負擔了,部隊也因此行進很慢。南下途中,葉挺曾建議把多余的槍支運到海陸豐交給當地農軍,但沒有獲得同意,結果所運的槍支大部分被敵軍黃紹竑部繳獲。在后來的總結報告中,不少南昌起義領導人都提到如果沿途能得到群眾的幫助,那么不但槍械搬運不成問題,還可以武裝群眾,發展革命力量。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后,由于敵強我弱,起義部隊原定攻打長沙的計劃未能實現,毛澤東決定率軍南撤。南昌起義領導人南下遇到的困難,毛澤東也在撤退途中遇到了。毛澤東等人思考再三,提出把剩余的100多支槍送出去,換取王佐、袁文才對起義部隊準備上井岡山的支持。井岡山的大門就這樣通過100多支槍打開了。在關鍵時刻,毛澤東舉重若輕,靈活運用槍支,為部隊爭取到休整的機會,并開啟了建設革命根據地的大門。

        1928722日平江起義爆發,部隊繳獲的大批槍械需要馬上處理。如果帶走,勢必拖累行軍,放任不管,未免太可惜。緊急時刻,平江起義領導人連忙調來地方黨組織幫助處理槍械。平江縣委組織群眾連夜把繳獲的大批軍用物資、槍支彈藥運往黃金洞山區,成立農民自衛隊。這不僅使得起義部隊擺脫了行軍的拖累,也壯大了地方群眾武裝。

        (高云摘自《炎黃春秋》2018年第2期,李里文)

    友情鏈接

    鄭州擎天近代中國研究國家檔案局國史網求是網鳳凰網國際在線中國青年網共產黨員網光明網中國日報網央視網中國網新華網中國政府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人民網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網河南黨史網

    黨史博覽雜志社主辦 Copyright ? 2000-2018 中共黨史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黨史博覽雜志社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豫ICP備18012056號-1
    噜噜色噜噜网色妞网AV
  • <td id="okkm6"></td>